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8:56 点击次数:68
01
有人曾说:“从楚怀王的登基到在秦国客死的历程,宛如一场悲喜交加的戏剧。”
在战国时期,楚怀王熊槐刚开始执政时,他本有着雄心壮志,打算励精图治。他任用了屈原等人,亲自带领楚国取得了对魏国的辉煌胜利,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。然而,盛景之下,风云突变,楚怀王的命运随之转向了悲剧。
一个人走向成功,往往是全体支持者共同努力的结果,而当走向衰败时,往往是身边的某些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从楚怀王的命运中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走向衰败时,几类小人常常会暗中助力,我们需要远离他们。
02
首先,是那些在背后既爱你又控制你的“家人”,他们对你前途的影响力深远且隐秘。
在楚怀王身边,有一位名叫郑袖的女子,她以美貌和魅力迅速赢得了楚怀王的宠爱,成为了他的妃子。拥有真挚的爱情,甚至对于君王而言,也是一种人生的幸运。就如同古话所说:“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,也有我的一半。”一个优秀的伴侣,能够在事业上如虎添翼,助力前行。然而,郑袖却因其貌美而心机深重,她不仅在背后插手朝政,甚至接受了大臣们的贿赂,并排挤了忠诚的屈原。
展开剩余76%有一段时间,魏国送来了一位女子,楚怀王对她产生了兴趣,然而郑袖心生嫉妒,便悄悄地对那女子说:“大王最喜欢你,但他唯一不喜欢的,可能就是你的鼻子。”那女子听信了她的话,每次见到楚怀王时都捂住鼻子,结果引发了楚怀王的愤怒,并把她打入冷宫。
郑袖与靳尚勾结,控制了楚怀王的决策,让他在许多事情上做出了错误的判断。家庭,尤其是家人,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。如果家人品德不正,最终也会成为个人的大患。
那些打着“为你好”旗号的家人,往往是在无形中束缚你,让你步步走向失败。反之,如果一些家人总是以反对为主,时常给予批评和训斥,最终也会让你迷失自我,丧失前进的信念。
然而,这一切,往往只有在事后才能真正明白,正如那句古话所言: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03
第二,是那些既在你面前吹捧你,又在暗地里算计你的“下属”,这些人让你失去方向。
在楚怀王身边,有一位名叫靳尚的重臣,他非常贪婪,善于操控权力。靳尚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向楚怀王献殷勤,迎合他,另一方面又利用权势积累财富,甚至送珍宝给郑袖,形成了内外勾结的局面。
秦国的使者张仪来到楚国时,首先不是拜见楚怀王,而是先向靳尚送礼,商议如何通过靳尚影响楚怀王,推动楚国与秦国结盟,并疏远已与楚国结盟的齐国。
平日里,靳尚总是迎合楚怀王,说一些虚伪的好话。例如,秦国提出要归还六百里的土地,靳尚便拍手称快;当秦国与楚国交战,并要求楚怀王前往谈判时,靳尚却极力支持,声称这是一个展示才干的好机会。
然而,当楚怀王赴秦国谈判时,靳尚却悄然逃避。当秦国打算囚禁楚怀王时,靳尚见势不妙,立刻弃王而去。
如培根所言:“虚伪的友谊如同你的影子,当你在阳光下时,它紧紧跟随;当你进入阴暗之处,它便迅速消失。”
一个君王若身边有虚伪的小人,在其耳边吹嘘,最终容易影响判断,进而导致贤良之臣无法在朝中立足。虚伪的人若怀有私心,还会拉拢小圈子,愚弄君主。
所以,我们在现实生活中,面对那些虚伪的恭维和拍马屁的话语时,绝不应轻易相信。那些话语背后,可能是糖衣炮弹,暗藏杀机。
04
第三,便是那些一边以甜言蜜语利诱你,一边通过你的“客人”为你设下陷阱的人。
秦国的大臣张仪曾远赴楚国,言辞激昂地表示:“秦国已经霸占了楚国的土地,现在愿意归还,但前提是楚国要与齐国断绝关系。”楚怀王十分相信他,满怀期待。然而,张仪的言辞却是空口无凭,什么承诺都未曾兑现。
张仪第二次来到楚国时,利用了郑袖和靳尚,花重金收买了他们的支持,最终让楚怀王再次相信,认为与秦国结盟是明智之举。
直到楚怀王被秦国囚禁时,他才彻底觉悟,原来张仪并非单纯的友好使者,而是个背后两面三刀的奸诈小人。
在与人交往时,往往有一个“登门槛效应”。这个效应意味着,当一个人频繁到访并带来礼物或好消息时,你会慢慢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人。古话说:“无事不登三宝殿。”
然而,实际情况是,常常是“来者不善,善者不来”。我们不要轻易把任何来访的人当成善意的朋友,因为有些人或许早已埋下了陷阱。
05
古人云:“亲君子,远小人。”
如果你发现自己身边有小人,千万不要急于与他们对抗,而是要默默远离。
首先,要拉拢那些有德之人,组成一个正能量的圈子,让小人无从插手。
其次,要修身养性,提升自己,只有自身强大了,才不会轻易受到小人的影响。正如那句古话所说:“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。”
最后,遇到小人时,要果断断交,明确表态,避免被纠缠。
好的人生,不仅要有智慧,更要有真情。身边有一群积极向上的人,能够推动你不断前行。无论何时,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,要始终保持警觉,敢于揭开小人的面具。
发布于:天津市